来源 宽友文化2020-05-29
5月27日,“培源戏剧组网络复评上榜作品孵化方向讨论会”在西区剧场举行,7位评委、3位特邀嘉宾以及国家话剧院、天桥艺术中心、超剧场、开心麻花等16家北京地区知名出品机构,就戏剧组(包括但不限于话剧、音乐剧、儿童剧)复评中的12部上榜作品和9部遗珠作品分别进行了讨论,从多个角度论证可孵化性,并提出了建议孵化方向。会议长达4个半小时,首次尝试全程网络直播,将业内习惯性封闭的过程毫无保留地公开,让广大创作者直接接收各方意见,进一步理解培源的理念和运营模式。
在此之前,“戏曲组网络复评上榜作品孵化方向讨论会”也于5月21日完成,除了戏曲组(京剧、昆曲、评剧、北京曲剧、河北梆子)7位评委外,还邀请到北京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北方昆曲剧院、河北梆子剧团等国有院团代表共同商讨,形成了各院团对于剧本的初步孵化意向。
之后,培源将就两次讨论会上的意向,分别组织作者与出品机构进行进一步沟通,力争促成孵化合作,在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原则之下,打造“由培源平台主导、由出品机构具体操刀”的孵化模式。预计后续沟通时长约1个月,届时,将根据作者与出品机构双方的意向确定培源首轮孵化作品,并启动孵化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示的提名作品为首批与出品机构对接的作品,在沟通期间,若有其他不在名单中的作品被出品机构选中,并且与作者达成意向,培源平台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孵化环节。
孵化时长预计3个月,在此期间,出品机构会根据每个剧本各自的特点制定切实的孵化计划,并有节奏地执行。孵化完成后,所有孵化作品将以剧本朗读或者片段展示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演出。出品机构和作者双方也借由此阶段的合作情况以及剧本走向,来判断是否继续合作以制作成完整的舞台剧目,最终推向市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鼓励通过培源孵化的、最终走向市场的完整剧目,继续申报2021年度的“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资助”,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培源致力于为戏剧行业筑基,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培育戏剧生态多样性、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不断自我更新迭代。第一轮的运行,不仅征集的剧本类型和题材多样,还打造了不同专业背景的评审组成机制,最大化兼顾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整体节奏张驰有度,不急于求成,尽力为创作者和市场运营者提供灵活的孵化机制和最大试错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调整运营规划,每一次调整都让模式更加清晰,也多收到了正向的反馈。
与剧目孵化同时运行的还有“官方网站”,培源将对网站进行进一步开发,实现出品机构与作者直接双向沟通,给未能获得孵化的作者提供更多展示和被发现的机会,希望为广大编剧们提供一个成长、学习、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