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

艺术类型
创作类型

剧本题材
原著出处
--

作者姓名
版权登记
暂未认证

发布日期
2023-03-07
版权证书

简 介

											

评 语

初评评委 2023-04-09
依据目前有限的资料看,剧作的主题立意有待深入挖局,作品的故事以及情节较为简单,戏剧张力不足,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内在冲突的深度挖掘不够。关于导演所追求的“不需要观众的在场性”还需要斟酌,目前错落的叙事方式是否能够呈现导演希望的“虚与实”还是只能呈现一种错乱,值得思考。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4-07
建议全剧最少压缩一半。

作者提到的“混淆”,目前看上去在观感上真的是混淆的。
从贝克特起彻底解放了叙事,但“自由”不等于“任性”。贝克特、品特、尤内斯库……包括被作者提到的费里尼导演,都不任性。
不能否认创作者在《鸡笼》中,某些可以带来思想和感官冲击的强烈表达,但观众需要一个坐得住的理由。
目前的导演阐述,并不能有效解决上述文本的问题。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4-03
《鸡笼》以片段式的讲述刻画了艾佛里心理变化,通过不断树立又推翻先前的场景,造成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混乱感,呈现了艾佛里在父母管制下的痛苦与挣扎和变化成长的自我意识,其中梦境与现实穿插所带来的“混淆”和“不真实”感则增添了不少趣味,尤其是叔叔这一已去世的角色,更是为全戏蒙上了神秘而又悲剧的色彩。此外,人物对话中时断时续的信号的使用十分新颖,与当代观众的生活经验产生了联系,并快速将戏中世界与观众连结。

舞美设计中简单朴实的家具还原了农庄的生活场景,但又保持了场景切换的灵活性,为观众留下了一定想象的空间。整个背景则通过使用影像技术来实现场景的切换,并从制造压抑气氛的扁长方体匣子延展而出,使整个故事亦虚亦实,与艾佛里的梦境勾连在一起,精巧地为故事奠定了基调。
然而,在非常规的故事叙述方式中,如何梳理观演关系,并保证观众能够紧跟人物的行动则成为了本戏的难点。虽然导演阐述中解释了《鸡笼》与其他常规戏剧的不同,及其“不需要”观众的在场性,但未能帮助观众在游走的梦境中挖掘戏中暗藏的暴烈情感,寻求更深度的共鸣,反而把重心放在了梦境中的感官体验,把作品留于表面。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初评评委 2023-03-28
故事简单有创意,舞美意图有一定艺术感,注意形式和表达的结合,理清重点。
  • 0
  • 回复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