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介:该剧讲诉了战地记者方大曾以相机与文字为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并舍身前往前线采访,最后在保定战场上失踪……反映了抗日时期一名记者的责任感与担当。全剧共六场,每一场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了方大曾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和他率真的性格。开场他与妹妹的价值观不同,逢摄影界四才子,又与四才子格格不入,而他心中牵挂的是社会底层的人民和整个人类的命运。方大曾的世界观是一个详和、平等、同命运共呼吸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里麻木的人太多。为了这个信念,他用相机拍更下战场上的照片来唤醒民众的觉醒。为了控诉暴行,他用相机揭露侵略者制造的残酷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文明与道德的名义来反对战争和暴行。
该剧视角独特,以方大曾作为战地记者,辗转抗日战场的前线,拍摄真实的战场画面为主要线索,体现了知识分子以文化的力量向暴力、血腥进行无声反抗的情怀。人物塑造上,主角信念坚定、形象鲜明,又设置了“四才子”的色彩人物,既体现了行当的丰富性,也奠定了“我们都是方大曾”这一主题内涵。不足之处在于方大曾的痛苦、悲伤等情感体现多靠台词,而非戏剧情景,还可再深入思考。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该剧以记者的独特视角,反思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立意较佳。但剧本结构松散,故事情节流畅但缺乏重点,枝蔓过多,不够凝练。全剧叙事过多,内心情感挖掘不够,还需加强。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战地记者方大曾》
此文本立意正向,结构工整,文学个性和戏剧个性均不够突出,
立意8分(10分)
结构7分(10分)
剧情14分(20分)
人物14分(20分)
唱词17分(30分)
二度空间4分(10分)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媒体记者的艰辛历程,比较完整的诠释了职业道德的操守和爱国情怀。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主旋律作品不落俗套,作为抗日爱国题材,能于新闻工作者角度另辟蹊径,实属不易。但既为戏曲剧本,从首段唱词起有翘辙、不押韵现象,上下句平仄不合适。河北梆子音韵系统固定,修音有一定难度,有待2-3度创作技术处理。唱词文意不尽通顺,作品不得不读之减色,还请于唱词方面精研,再下功夫.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
记叙了方大曾战地记者不拍美女拍劳工,看到报纸得知好友被捕、到其居所毁证据;参加学生爱国游行,冒险拍照并掩护同学;赴绥远前线采访.......看到更多的是主人公行动的结果,一件一件事情的叠加,对于他的动机,以及他面临危险时候的两难选择,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在剧本中没有太多书写,这恰恰是有戏的地方。
可输入800个字(含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