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编剧 制作人

专 长

中小学戏剧课程设计、戏剧教育课题研究、青少年戏剧编剧等。

业 绩

林喜杰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育研究中心科研员。研究方向为戏剧课程构建、传统文化术语与戏剧、特殊学校戏剧治疗等方向。2014年主笔申请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戏剧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实施模式研究》(DLA130355)已结题,合著《中小学戏剧教育指南》;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戏剧治疗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的研究》(DLA1(DLA160289)课题主持人。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课题《基于新义务教育艺术课标背景下的戏剧教师培训研究》。独立制作中学戏剧课程《四世同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分校戏剧课程《鲁镇上的童年》(编剧)在首师大大学生中心公演。策划20多场英国、美国、塞尔维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内外戏剧教育专家海淀工作坊。开创戏剧教师剧场教育培训工作坊模式,连续5年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开设舞台剧《战马》戏剧教师体验工作坊等;发表文章《创设与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舞台情景》《中小学戏剧教师剧场教育培训模式探析》等。

履 历

林喜杰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毕业,文学博士  北京十一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博士后工作站,教育学博士后,曾任北京十一学校教师,现任北京市海淀育科学研究院美育研究中心科研员。海淀区中小学戏剧教育项目群体课题负责人。中国演出行业学会艺术普及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美育、戏剧课程构建、传统文化术语与戏剧、特殊学校戏剧治疗等方向。

剧 本

墨白少年
...
舞蹈剧场2023.08.05
0 0

墨白少年
...
舞蹈剧场2023.07.29
0 0

相 册

  • 本人创作的《鲁镇上的童年》是以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书目《朝花夕拾》为蓝本,选取其中故事性、动作性、冲突性较强的篇目加以改编,将文本中的文学性与戏剧性相融合,完成剧本创作。反映“人的觉醒”,提出“日暮之下,哪里是人生的乡关;烟波之上,何处是希望的渡口”人生终极意义。本剧由中国人民大学剧萌联合指导,演出形式为初中阶段一个学期的语文与戏剧社团课程呈现,在首师大学生活动中心演出。童年和青少年的回忆对于当代的大中学生来说依然是带露的,仍然带有一定时代的色香的。